当前位置:鸟类信息网 > 行业资讯 > 详情页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发布时间:1988/5/9 18:08:16阅读量:9

国务院同意林业部提出的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现予公布。包括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丰林自然保护区、呼中自然保护区、古牛绛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长岛自然保护区、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等共计25处。

国务院同意林业部提出的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共计二十五处),现予公布。望各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国务院批准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落实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乱砍滥伐森林,制止乱捕滥猎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做好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工作。有关保护区的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由地方政府解决。

附: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名单

一九八八年五月九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一、雾灵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北部,属燕山山脉,面积一万六千多公顷。198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区,保护区内古木参天,鸟兽繁多,被中外学者称为华北植被类型的代表。

二、历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山西省南部中条山东面,面积二万三千多公顷。198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生物资源丰富,仅种子植物就有千余种,陆栖脊椎动物有二百余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的有十六种。

三、大青沟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面积八千多公顷。1980年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本区是风沙干旱地区保存下来的一片珍贵阔叶林,被誉为“八百里旱海”中的一颗明珠,对于防风固沙和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四、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

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境内,面积六千多公顷。1981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是典型的原生型红松阔叶混交林。已鉴定的高等植物九十余科,近千种,脊椎动物一百七十多种,辽东四条较大河流发源于此,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五、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位于辽宁省盘锦市,面积八万公顷。1987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鸟类资源十分丰富,仅水禽就有九十七种,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是丹顶鹤繁殖区的最南界限,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六、丰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坡,面积一万八千多公顷。196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为原始红松母树林保护区,刚劲挺拨的红松遮天蔽日,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指导生产方面有重要价值。

七、呼中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面积十九万多公顷。1984年政府批准建立,是我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寒温带原始落叶松林保护区。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对深入研究大兴安岭林区地貌、植被、森林演替、林型形成及分布规律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八、古牛绛自然保护区

们于安徽省祁门、石台两县境内,面积六千四百多公顷。1982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有保存较完整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五百余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单的野生动物有十几种,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物种基因和科研基地。

九、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西部的玳瑁山,总面积一万七千多公顷。1985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是保存较好的原始林区,闽江、汀江、九龙江发源于此,景观奇特,风景优美,珍稀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大灵猫等。

十、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西省永修县,面积二万二千多公顷。198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该湖水草丰富,盛产鱼、虾、螺、蚌,是候鸟越冬的良好场所,每年有数十万只水禽来此越冬,是世界著名的白鹤越冬地。

十一、长岛自然保护区

位于山东省长岛县境内,面积五千多公顷。1982年省政府批准建立。岛上树木苍郁,山峦重叠,有金雕、大天鹅等珍稀鸟类二百四十余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所列的二百二十七种鸟类中,本岛就有一百四十三种,是我国开展鸟类环志工作的重要基地。

十二、鸡公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地处江淮之间,为亚热带向南温带的过渡地段,面积三千多公顷。1982年省政府批准建立。区内森林茂密,有植物一百四十八科,一千余种,有鸟类一百五十余种。

十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的内乡县境内,面积四千二百公顷。1980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是中原地带唯一保存完整的过渡带综合性森林生态区,汇集着多种区系的动植物。其中植物二千九百一十一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二十四种;动物一百六十四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十三种。

十四、坝王岭自然保护区

位于海南省昌江县与白沙县的交界处,面积六千六百多公顷。1980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分布着茂密的天然热带雨林,栖息着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长臂猿,是我国唯一以保护长臂猿及其生存环境的自然保护区。

十五、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区,与香港隔海相望,面积五百多公顷。1984年省政府批准建立。内伶仃岛上植被茂盛,属热带亚热带常绿季雨林,有猕猴数百只。福田位于深圳市沿海地带,东西长十一公里,红树林和鸟类资源丰富,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只一水相隔。

十六、车八岭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始兴县东南部,面积六千公顷。1982年省政府批准建立。区内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温带的二千多种植物并存,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原始季雨林。珍稀动物有二十多种,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是理想的科研、数学基地。

十七、茂兰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荔波县东南面的茂兰区,面积二万多公顷。1987年省政府批准建立。区内的喀斯特森林,气势壮观,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带所独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对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理论、水文地质效应和森林群落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十八、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德钦县,面积十八万公顷。198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在水平距离不足四十公里内,相对高差达三千米以上,森林垂直分布明显,有七至十六个植物分布带谱,相当于我国从南到北几千公里的植物分布带,蔚为奇观。

十九、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楚雄等五市县交界处,面积五万四千多公顷。1984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区是我国西南部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其山顶部的森林是我国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中山常绿阔叶林,科学价值较大,是中外科学家合作考察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十、周至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南部秦岭北坡,面积五万四千多公顷。1984年省政府批准建立。区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有我国特产动物金丝猴十一群,近千只,是我国金丛猴种群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二十一、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省秦岭东部,地跨柞水、宁陕、长安三县,面积一万六千多公顷。1980年省政府批准建立。区内冷杉、松林下松花竹茂密,是羚牛理想的栖居地,该地羚牛称为金毛扭角羚,毛色棕黄,极为珍贵。

二十二、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省榆中县,距兰州市二十多公里,面积二万九千公顷。1982年省政府批准建立。该区保护的是原始云杉林及生态系统,对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区内分布有金钱豹、猞猁、林麝、鹰、雕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

二十三、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面积二十三万余公顷。1987年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走廊水利的命脉,区内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一千零四十四种,兽类五十八种,鸟类一百四十多种,两栖爬行类十三种。珍稀野生动物有:雪豹、野驴、白唇鹿等,名贵药材有雪莲、紫参、党参、麻黄、大黄等。

二十四、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西北部,面积六万一千多公顷。1982年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本区自然条件独特,有高等植物六百多种,珍稀动物十多种,是典型的温带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对研究半旱地区植被发展、演替及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重要价值。

二十五、六盘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隆德、西吉、海原和泾源五县交界处,面积二万六千余公顷。1982年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本区雨量丰富,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是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 陕西对野生鸟类保护作出明确规定

    陕西对野生鸟类保护作出明确规定

    7月30日,为了加强野生鸟类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野生鸟类保护的决定》。

  • 秦岭:千峰耸翠色 万类竞自由

    秦岭:千峰耸翠色 万类竞自由

    秦岭被誉为“国家中央公园”,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秦岭四宝”之称的秦岭大熊猫、朱鹮、川金丝猴、羚牛等野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成为秦岭生态质量提升的生动体现。作者深入秦岭腹地进行拍摄记录,让更多的人看到秦岭丰富的生物种类,以期让大家对大自然中的生灵产生更深的尊重与敬畏。

  • 《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印发

    《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印发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候鸟超过800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我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和修复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编制了《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

  • 陕西鸟类572种 40年变化巨大

    陕西鸟类572种 40年变化巨大

    4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截至目前,陕西省记录鸟类572种,约占全国鸟类的39%。其中留鸟200种、夏候鸟191种、冬候鸟55种、旅鸟104种、迷鸟22种,分布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9种。水鸟种类增加最多的是渭河谷地,有64种。非水鸟种类增加最多的为秦岭南坡,有89种。

人气鸟类
最新行业资讯

© 2025  www.bird21.com  鸟类信息网   版权所有    留言反馈工信部备案证号:晋ICP备2024051643号-1

“保护鸟类,维系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

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