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鸟类信息网 > 鸟类大全 > 雀形目 > 百灵科

云雀

鸣禽
云雀
别名:
叫天子、告天鸟、阿兰
英文名:
Eurasian Skylark
拉丁名:
Alauda arvensis
分类地位:
雀形目百灵科云雀属
体重:
23-45g
体长:
15-19cm

形态特征

云雀形态特征图

云雀体长约18厘米,头后部有羽冠,上体呈黑褐色,胸部为淡棕色,有多数黑褐色的斑点,背部为花褐色或浅黄色;翅膀各羽外缘呈淡棕色,下体多为白色,腹部为白色至深棕色,尾部呈分叉状且为棕色,外尾羽呈白色,腿强健有力,脚为肉色。

成鸟头沙褐色具黑色细羽干纹,头顶具不明显短冠羽,受惊或兴奋时竖起可见,眼先和眉纹棕白色,颊和尾羽淡棕色具黑细纹;上体沙棕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棕红色羽缘,背部羽干纹尤粗;尾羽黑褐色具宽棕白色羽缘,最外侧一对尾羽几乎纯白色,次外侧尾羽外翈具白斑;翼上覆羽黑褐色具棕白边缘和羽端,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棕色;下体淡棕白色,胸泛沙棕色并密布黑褐纵纹,两胁亦略带棕色;虹膜暗褐色,喙黑褐色,脚肉色。

生态习性

性安静,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和海岸等多种生境,尤喜水域附近草地,除繁殖期外成群活动。云雀的体型较小,善地面奔跑,善于飞行,起伏不定,善突然高飞,常垂直快速飞升和下降,在高空振翅飞行时鸣唱,接着俯冲而回到地面,鸣声活泼而悦耳,是鸣禽中少数的能在飞行中唱歌的鸟类。主食多种草籽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兼食昆虫、蜘蛛等小型动物。繁殖期在4~7月,在枯草掩蔽的地面凹坑中营巢。繁殖期为4~8月,每窝通常产卵3~5枚,主要由雌鸟孵卵,孵化期约11天。雏鸟几乎全食动物性食物,在第8天到第9天,雏鸟可以站立离巢,但没有觅食能力,仍需亲鸟喂养。离巢10天左右可以独立生活。卵呈灰色,有褐色或暗灰色斑点。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体形较百灵显纤细;头具短冠羽,受惊或兴奋时可立起,眉纹棕白色,上体沙棕色,具明显的黑褐色羽干纹和红棕色羽缘,最外侧尾羽几乎纯白色,下体淡棕白色,胸密被黑褐色纵纹,翼后缘具窄白边。

雌雄差异

羽色相似

地理分布

分布于欧洲、非洲东部和北部,以及亚洲古北界地区。在我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北部和新疆等地,越冬于繁殖地以南的东部地区。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地方,多见于草原和沿海地带。云雀不在树木或建筑上筑巢,鸟巢多建造在地面上,多选择荒坡、坟地、田间荒地、路旁和沙滩等开阔的地方。

迁徙情况

部分迁徙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3.1——无危(LC)。
(浏览次数:56)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书籍及影像资料,仅供科普学习参考。内容纠错

我要评论

* 请遵守政策法规,文明发言。

人气鸟类
百科知识
行业资讯

© 2025  www.bird21.com  鸟类信息网   版权所有    留言反馈工信部备案证号:晋ICP备2024051643号-1

“保护鸟类,维系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

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