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鸟类信息网 > 行业资讯 > 详情页

“鸟类大熊猫”黑颈鹤首次现身四川峨眉山景区

发布时间:2022/11/8 10:27:49阅读量:94

近日,7只黑颈鹤现身四川峨眉山景区金顶片区的老熊沟。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高原生态变化指示性物种。这一次是峨眉山景区第一次有黑颈鹤记录,主要原因得益于近年来生态环境变好。

黑颈鹤
▲黑颈鹤

近日,7只黑颈鹤现身四川峨眉山景区,它们或三五成群觅食嬉戏,或迈着黑色细长的腿闲庭信步,或振翅飞翔划过天空,为峨眉山增添了一份美丽与灵动。

“7只黑颈鹤发现于金顶片区的未开发区域——老熊沟。”峨眉山景区金顶管理处负责人说,“因为这是第一次发现鹤类在金顶片区活动,我们立即用手机拍摄并发送给峨眉山景区林管所鉴定,确定为黑颈鹤。”

黑颈鹤是鹤形目鹤科、鹤属一种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先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被誉为“鸟类大熊猫”“高原仙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高原上生长、繁殖和越冬的鹤类,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以及湖滨草甸沼泽和河谷沼泽地带。

在我国,黑颈鹤多分布于云南、四川、青海等地,大渡河和岷江流域是其迁飞区。“黑颈鹤一般在贵州草海和云南大山包越冬,这一次是峨眉山景区第一次有黑颈鹤记录。”峨眉山景区林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黑颈鹤是中国的高原生态变化指示性物种,因此,其栖息地有着重要的生态参考指标。该物种出现在峨眉山,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整个国家生态环境变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得到深入贯彻,以及国家实施“天保”工程20多年来,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许多国家级保护珍稀物种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二是峨眉山林业管理所自1937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峨眉山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从整治乱砍滥伐、违规开垦,到实施退还林、培育乡土树种,再到珍贵及特殊树种培育、极小种群峨眉拟单性木兰等的拯救,最后到开展峨眉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生态修复等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峨眉山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长足发展。峨眉山搭建好了“梧桐树”,就引来了“金凤凰”黑颈鹤。近期苍鹰、小熊猫、红腹角雉、毛冠鹿等国家保护珍稀动物也频繁在峨眉山现身。

峨眉山景区黑颈鹤
▲峨眉山景区黑颈鹤

峨眉山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全国首批5A级风景区,素有“峨眉天下秀”“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美誉,孕育2300多种野生动物、37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0余种,峨眉灵猴、弹琴蛙、枯叶蝶、拟单性木兰、杜鹃、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名满天下。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 江苏省发布今年第1号总林长令 多环节全链条加强鸟类保护

    江苏省发布今年第1号总林长令 多环节全链条加强鸟类保护

    江苏省发布总林长令,将鸟类保护列为重大政治任务,要求构建全域覆盖的长效保护机制。强调全链条打击非法捕猎、交易行为,加强野外巡护与疫病监测,并推进鸟类收容救护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 成都锦城湖小䴙䴘启示录:如何正确观察鸟类?

    成都锦城湖小䴙䴘启示录:如何正确观察鸟类?

    成都锦城湖小䴙䴘一家温情育雏的画面竟遭人类暴力撕裂,一只正在学习求生的幼鸟被弹弓射杀。这些受法律保护的“三有”野生动物,在城市中艰难求生,却难逃恶意伤害。目前嫌疑人已被传唤。观鸟须守则:保持距离、禁用工具、守秘巢址。敬畏自然,人与鸟类和谐共生。

  • 环境趋好 保护升级 新种频现山西绘就爱鸟护鸟生态新图景

    环境趋好 保护升级 新种频现山西绘就爱鸟护鸟生态新图景

    山西省构建候鸟立体保护网,褐马鸡种群1.9万只居全国首位,越冬大天鹅超1.6万只。运用红外相机、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在44个监测站实现全天候追踪。通过湿地修复等措施,桑干河等迁徙地鸟类数量显著增加,新记录鬼鸮、东方白鹳等物种。未来将深化协同保护机制,打造候鸟安全家园。

  •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候鸟重要迁徙通道范围的通知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候鸟重要迁徙通道范围的通知

    山西省划定40处候鸟重要迁徙通道,覆盖太行山、桑干河—汾河及吕梁山—黄河三大生态区,保护大鸨、黑鹳等344种迁徙鸟类。重点任务包括栖息地修复、种群监测、巡护执法及疫病防控,要求各级林草部门落实生态补偿与年度报告制度,确保候鸟迁飞安全。

人气鸟类
最新行业资讯

© 2025  www.bird21.com  鸟类信息网   版权所有    留言反馈工信部备案证号:晋ICP备2024051643号-1

“保护鸟类,维系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

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