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鸟类信息网 > 百科知识 > 详情页

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发布时间:2025/8/4 22:25:18阅读量:23

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后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更新,30多年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2021年2月5日,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在全部保留原名录所有物种的基础上,新名录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豺、长江江豚等65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一级。

长江源区玛可河流域拍摄到的马麝
▲长江源区玛可河流域拍摄到的马麝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公布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上述物种中,686种为陆生野生动物,294种和8类为水生野生动物。

与原林业部、农业部1989年1月首次发布的原《名录》相比,新《名录》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在原《名录》所有物种均予以保留的基础上,将豺、长江江豚等65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熊猴、北山羊、蟒蛇3种野生动物因种群稳定、分布较广,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二级。二是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其中,大斑灵猫等43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狼等474种(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原《名录》发布至今32年,除2003年和2020年分别将麝类、穿山甲所有种调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外,没有进行系统更新。在此期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对《名录》进行科学调整不仅十分必要,且极为迫切。

我国相关部门将依法依规切实做好《名录》调整后的各项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依照《名录》所列物种的自然分布区落实地方政府责任,确保其种群及栖息地安全,严防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及破坏栖息地行为。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禁止滥食及非法交易野生动物活动。做好《名录》调整的过渡衔接工作,依法规范猎捕、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等活动,对已经合法从事相关物种人工繁育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做好指导、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科学认知,发动公众自觉抵制违法行为,支持保护工作,形成共同保护的良好局面。

附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pdf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人气鸟类
鸟类话题
最新百科知识

© 2025  www.bird21.com  鸟类信息网   版权所有    留言反馈工信部备案证号:晋ICP备2024051643号-1

“保护鸟类,维系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

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