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胸织布鸟雄鸟嘴粗厚呈锥状,头侧部呈浅褐棕色,颈侧和胸部多为茶黄色,其余下体为皮黄白色;雌鸟上体为沙褐色或棕黄色,下体为棕黄色,胸部和两肋颜色加深,两肋有黑色的条纹,背部和肩部的条纹较粗,下背到尾部羽色较浅淡,尾部较短。
雄鸟夏羽额至后颈金黄色,额基有一细小黑纵纹延至眼先,头侧黑色;上背和肩黑褐色具棕黄色羽缘,下背和腰棕黄色具不明显黑褐纵纹,尾上覆羽棕黄色;尾羽黑褐色缀有黄绿色羽缘;翼黑褐色具金棕色羽缘;下体颏、喉暗灰褐色,颈侧和胸棕色,其余下体近白色;虹膜黑褐色,喙黑色,脚肉黄色。雄鸟冬羽头侧褐色,长而宽的眉纹棕黄色,头顶至上背沙褐色具细黑褐纵纹;上体淡褐色略具纵纹,肩背部纵纹较粗;翼和尾黑褐色具黄绿色羽缘;下体棕黄色,胸胁部较深,两胁略具黑纵纹。雌鸟体色似雄鸟冬羽,上喙为角褐色,下喙为角黄色。
黄胸织布鸟属于小型鸟类,常在枝间跳跃和鸣叫,生性活泼大胆,不太怕人,常在枝头来回跳跃,并发出“叽、叽、叽”的尖细叫声,喜欢结成数只或十多只的小群活动,甚至大群在农田上啄食稻谷。主食稻谷、草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也吃蝗虫、甲虫、鳞翅目幼虫和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在4~8月,成群营巢于横斜的树枝上,以草叶、稻叶或苇叶撕成细长纤维,编织成吊挂的囊袋状或梨形巢,雄鸟筑巢,以完成一半的倒杯形巢吸引雌鸟,雌鸟认可后雄鸟再继续完成该巢。一雄多雌制,一个繁殖季同一雄鸟可分别营造数个巢,每个巢中有一只与之交配的雌鸟,雄鸟在交配之后会离开雌鸟,开始筑新巢与新的雌鸟进行交配产卵。雌鸟单独孵卵和育雏,窝卵数通常为3枚,孵化期为14~15天。雏鸟晚成,经16~17天后可离巢。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书籍及影像资料,仅供科普学习参考。内容纠错
* 请遵守政策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