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喉蜂虎的嘴细长而且向下弯曲,呈黑色;喉部为绿色,额部、头顶至上背为锈红色,有一道黑色的过眼纹,其余上体均为亮绿色;背部至尾上覆羽均为鲜草绿色,后者羽端沾蓝;胸部以下为淡蓝绿色;尾羽为暗草绿色,脚为淡褐色。
成鸟体羽草绿色为主,头顶至枕泛赤黄色,贯眼纹黑色,眉纹、头侧和颏喉为亮蓝色,蓝色区域下方有一黑色胸带;翼上飞羽部分和整个翼下为赤棕黄色,翼缘黑褐色;绿褐色的尾呈长方形,中央尾羽特别细长,长出尾羽约1倍的长度;虹膜朱红色,喙黑色,脚淡褐色。
绿喉蜂虎一般结成小群活动,栖息于疏林、竹林至城镇绿地,日落时结成大群在乔木或竹树上休息,常多只挤在一枝树梢上。在空中翻飞捕食,主要以昆虫为食,吃蜂类等多种膜翅目昆虫,也吃蜻蜓、蝶、娥、蝉、蝗虫、蚱蜢、小甲虫等。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林缘土坡上,掘洞为巢,每窝通常产卵4~7枚,卵呈卵圆形或圆形、白色,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书籍及影像资料,仅供科普学习参考。内容纠错
* 请遵守政策法规,文明发言。